炒股配资App太冲脉如果凉了
学东西呢,不学则已,一学惊人,不做则已,一做就要做绝。
古语言,两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
那医患同心呢,医患同心没有难攻克的恶病;师生同心呢,就可以将讲学注疏做得最行。
所以今天我们讲学的方式有所变化,不再是老师一味地别出心裁,自出机杆,而是结合你们提前预习,搜集文献资料,做这个超前工作。
比如说,今天要讲太冲穴,你们前面已经将太冲穴的历代精彩报告、文献记载、出色案例,一一汇编。这样有什么好处?三大好处。
第一,你还没听老师讲,靠自己注疏的时候就已经提高水平了,提高了自学能力。
少灌输,多自学,这是陈白沙江门书院,春阳台教学子弟的准则,
就是说增强了你的自学能力,自我挖金的能力,不再是老师一句一句地灌输给予, 而是你通过搜寻资料,开始能给予大众了。
第二,这些精彩的资料会伴随着老师讲学的过程,老师的讲论《天星十二穴》白话讲出来的时候,你们《天星十二穴》的注疏也出来了,等于我们一出来就师生双剑合璧,两本书。
到时如果你要看精彩的发挥,你就看老师的白话讲记;你要看专业的论述, 古籍古人怎么看,现代报告有什么,你就看注疏。
注疏更全面,白话讲记更浅显; 注疏更深入,白话讲记更通俗。所以我们是真俗二谛同修。
老师为何会启动这“师讲论,徒注疏”的计划呢?
因为我曾在佛门图书馆里待过一段时间,中山大学的大佛寺,中山大学图书馆分馆,我看过里面的讲经师父是怎么做功课的。
他们第二天要讲经,那前面几天一定是待在图书馆里头,古代叫藏经阁, 里面有丰富的佛门典籍。
“经”通金子的“金”,智慧如金,就是藏有很多智慧。
人遗子,金满篇,我教子,惟一经。 勤有功,戏无益,戒之哉,宜勉励。
人家留给儿子满箩筐的金子,我留给儿子一部经书,所以老师一直想要做《三字经》的注疏,我注的跟任何人都不一样。
我们要把这个深入功夫做足,还要把浅出的功夫做够:
深人功夫做足,会让专业人士佩服你;
浅出功夫做够呢,会让老百姓喜欢你,所以要皆大欢喜。
要做皆大欢喜的事,除了每天背诵抄写之余,还要做两件事:一件事学讲论,另一件事呢,做注疏。
没有注疏,你深入不了。
没有讲论,你普及不开。
注疏跟讲论就是真俗二谛。
所以你光通俗,不深入,别人会认为你太俗气;
光深入,你不通俗,别人会认为你这个学问太高了,够不着。
现在老师就找到一条路子了,很适合师生同创业,大家共辉煌,这是第二大好处。
第三大好处是什么?
前面你做了功课,提前注疏,你听课就容易懂,叫积功、立功;
然后你做了注疏,最后跟老师的讲论白话讲一同出书,这叫立言。
立言不一定是自己造车的,立言的话,总结古圣先贤的东西,述而不作、 也是利人。
第三大好处呢,立德
什么叫德?同心同德。
不为己身谋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 这是德。
你看德字,两个人同行,十目一心,就是说,无论多少双人,多少个眼睛都团结一心,就是说注疏工程,可以让心往一处发,力往一处使,这就是建德。
大家好,才是真的好。
最后呢,我跟你讲,我们的事业,我们的学业,我们的家庭,我们的信心,我们的人生,都可以在注疏讲论里建立自信,在记忆与抄写里打下基础。
注疏要三圆满。
第一,要有择法眼圆满。
什么叫择法眼?选择这个古籍,你看山高海深,汗牛充栋,你要选择最当机最契合的歌赋,契合当今时代的,
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,所以这个择法眼非常重要。
我们看,假如我要注疏《天星十二穴》这首太冲穴的歌诀。
太冲足大趾,节后二寸中。
怎么注?画图,画一只脚就行了,然后把太冲位置标一下,在足大趾节后二寸中,在大趾二趾之间的那条沟里,我们就知道了。
就是说图最能够形象显示,叫图文并茂,所以注疏的时候,要找穴位的图, 做成知识的小贴士。
动脉知生死,能医惊痢风。
人脚上有三个脉,一个是候寿命长短的太溪脉,太溪脉有力的话,虽大病也能渐渐向愈,
太溪脉摸不到呢,一般都会梦恶鬼恐惧,心慌胆颤,忐忑不安。
这个脉气不够,后劲不足,所以老年比较孤苦。
有一本《太素脉诀》,里面有专门的口诀,可以凭把脉来相命的,看一个人是孤苦相,还是富贵相,或者僧道相,
晚年是越来越好,还是越来越差, 全部通过寸关尺可以知晓。
到时候我们也可以注疏这本《太素脉诀》。
另一个是冲阳脉,候胃气的,冲阳脉有劲的话,这个病比较好治,因为有胃气则生,没胃气则死。
还有一个足厥阴肝经的什么脉?太冲脉。
太冲这里脉象足的话,小孩子他就会跑,动力非常强,修复功能很强, 因为太冲脉属肝经,肝主什么?主生发。
有这股冲气,身体很快就调和,打打骂骂,第二天就不记得了,而且不会记仇。
当你发现容易记仇的时候,说明你的生机已经退化了,在老师看来,是你推陈生新能力减退了,推陈生新就看肝,肝主木啊。
所以动脉知生死,就是说太冲这个穴位,一戳下去,如果这里暖洋洋, 很柔缓,很热烫,
恭喜你,糖尿病足跟你没关系,痛风也很难上你身,你寿命还长着呢;
一摸下去,凉凉的,冰冰的,你没有劲的,死气沉沉,很难有活力,有也是一时热情,做事也是三分钟热情。
太冲脉如果凉了,做事情都是一时冲动,三分钟热情,没有强大后劲。
所以马丹阳,号称“赤脚大仙”,人家是一生体证,经历过这个道门的,
刻苦行脚修行,至死都打赤脚,他充分体验到两条腿滚烫对身体的好处。
我们身证了打赤脚,再来读这脚部的穴位就非常好懂。
能医惊痫风。
古代把这受惊、癫痫看作是风,风动了,风痰。
有些人容易被吓到,为什么?因为肝胆气不壮。这个太冲是主大胆的。
可以防惊吓,防恐惧。这个受不得惊,受不得吓,就要找太冲穴来下针。
惊恐,惊弓之鸟,胆小,怕事,抵抗力下降,不勇敢,这些都是太冲的适应 证。
太冲有点像火箭升空,这个穴位是往上走的,所以夜梦堕落掉到坑里头, 遭人屈辱,也要寻太冲。
癫痫,痫是什么?木困在门里面,困缚住了,一抽动,气冲上颅脑,马上脑充血,气血并走于上,所以要记住,太冲,疏泄于脚下,可以把这团气给疏泄走。
这是上病下取的一个要穴。
咽喉并心胀。
我说,咽喉痛有三种,第一种是脾胃经的,叫食物之火,就是说吃了煎炸烧烤,水喝少了,食物之火消不了。
第二种是情志之火,气得咬牙切齿,忿怒,一忿怒,脸就红,眼睛就干涩就开始胀,咽喉音声就开始沙哑。
第三种是熬夜之火,熬夜以后呢,皮肤开始出现皱纹,开始干瘪,开始消渴, 开始饮水不解渴,很容易上火。
所以你们治火不要一味用寒凉泄热,要懂得这三种火。
第一种,吃煎炸烧烤,食物之火,可以泡两片大黄水,疏通六腑就好了。
第二种,情志郁怒之火,那就要疏肝解郁,弄点擂茶、薄荷茶、苏叶茶, 宽胸解郁,疏肝调气,或者弄弄太冲穴。
第三种,熬夜之火,那就要吃点增液汤、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,然后早点睡觉,或者弄弄太溪,固固肾水。
所以我们就有三里去食物之火,太冲疗情志之火,太溪祛熬夜之火,这个就是注疏。
所以一个咽喉痛,不要说曾老师说咽喉痛用太冲,
怎么阳明胃经咽喉痛又可以用足三里,
学到阳明大肠经了,咽喉痛还可用商阳、曲池,那究竟要用什么,无所适从。
如果是肝郁化火的,这种类型一般是妇女生气以后,咽喉如有物在梗着, 疼痛,丹栀逍遥散配合半夏厚朴汤。
两足不能行。
这句话是有来源的,它出自《通玄指要赋》
行步难移,太冲最奇。
最奇就说这个穴位最奇特最有效,所以医院里康复科用针灸的,两足不能行,痿弱的,没有不针太冲的。
我们可以用歌赋来注解歌赋,让它们相互对流,互联。
最奇就是说中风、偏瘫,走路颤颤巍巍,两脚没根,腿脚没力的用太冲穴最奇特最有效。
你看这人参,它的参须很长、很密,像胡子一样,它可以向各处吸取这个能量、营养,吸过来可以壮大根深,可以耐寒暑,具有大补力。
人的脚趾头,其实就是10条参须,这些根须越有力量,人走得越深。
你看有些人走路一走过去呢,这个力就下到地下一尺,他的命元就丰厚, 所以站桩扎马,不是练武人的专利,它应该是每个人终身坚持的功夫。
道门、佛门有一个功法,什么叫功法?就是无论你修儒释道、修医,盘腿都是功法,这是不带任何宗教色彩的。
盘腿,它是礼仪,也是修炼,省精血也壮腰气。
你看一盘腿,单盘,脚一放下来,太冲穴就压到了,你以为是酸麻胀, 其实是你的根须脚上的气在往下走,盘根错节,往深处走,这经脉走得更透, 走得更深,你的命元就更厚了。
两足不能行,揉太冲,知道了这个道理,趁没中风前先练太冲劲,人才有冲劲。
后劲十足,凭的是什么?凭的就是太冲。我们跑步的时候,预备式,那脚一点起来,就太冲那里使劲。
所以我们起跑的姿势,就是一个太冲要放箭了。
它就是强身健体的,两手叉下去,脚跟拾起来,就是开四关。
蹲下去,然后脚再抬起来,这边开四关,一切都在十宣上见真章,
若这个动作做30分钟,你会觉得,胃口开了,走路,很有后劲,脚也暖了,手也不凉了。
所以跑步的一个预备式,它法象什么?法象饿虎扑食。
老师是体证出来的。就是十趾抓地,抓下去,蹲下去,然后再向前一撑, 扑过去,这一招练几次下来,就满头大汗。
练功要经过两关,第一关,先练得身体能够发汗,第二关能够控制你的毛孔。
就是说进行强有力的训练,居然毛孔不会大汗淋漓,而是微汗。
先由无汗练到大汗,再由大汗练回微汗,你就好有功夫。 两足不能行,我们就用这个功法去解。
行步难移,太冲最奇,这是知识。
饿虎扑食,预备式,这个是功法。
这叫知识跟功法双圆满。这种讲学叫双圆满。
讲论,如果你要做好个,就上网搜一招开四关的动作,或者这个俯卧撑的,指卧撑,也是在开四关,或者这个预备式,然后再加《易筋经》的饿虎扑食,
再把它串下来,哎呀,我们就可以编出与众不同的书,就可以编出世人所急需的医书。
好,下一句,七疝偏坠肿。
七字很有味道,七通奇,神奇的奇,中药里头带七的很神奇。七日来复, 七天身体就会修复。
我们中国人感冒了赶紧吃药,外国人呢,回去休息两三天,多喝点水。 所以外国人用感冒的药不到我们的五分之一,因为他们懂得七日来复。
七天让感冒自己好的,比用药好的身体抵抗力更强,
用药好的下次更容易生病,如果你是自愈的,一步步从肺里往外面表,这样靠自力的才最稳固。
七疝呢,七什么?通情志。有一句话叫内伤七情,所以疝气跟七情关系很大。
疝气就两个原因。
一个是先天不足,就是说人疲劳了,精力不济了,这个睾丸小肠往下掉, 鼓出包来,所以先天不足的会疝气。
第二种是抑郁。
凡鼓包者,皆郁结也,肝气郁结,跟七情有关。
所以我们治疝气的方子一定有补气的和解郁的两类药。
老师治疗一位珍仔围村疝气的老人,我说,你朝服补中益气丸,夜服逍
遥丸。
他一看,两个药都没有写治疝气的,问是不是安慰他的。
我说,不是安慰你的,我们是医理上用药,而不是症状上选药。
一个月以后疝气再也没有发作过。
本来他说,一干活累了,疝气就出来,他就要拿那个长长的带子把肚子扎紧,不然他疝气会向下掉。
然后他要平卧,疝气才会回去,很辛苦,自从服了这两种药以后,这个现象没了。
朝服补中益气丸,中气就足,往上提,疝气就不会往下掉,夜服道遥丸, 可以开心,自由,逍遥地入睡,抵抗力就高,就可以解郁。
疝气是虚、郁两个字:虚,没底气;郁呢,有纠结。 所以没什么不要没底气,有什么不要有纠结。
一个不纠结的人很难得病,就是偶染微恙,也很快就好。
为什么?太冲脉是最通的,动脉知生死,太冲穴是生死的关键。
人不纠结了,太冲穴一摸下去,很顺的,很暖的,很有劲的。
这疝气,七疝偏坠肿,几乎很多歌赋上都提到,太冲、期门、大敦治疝气, 三个要穴。
太冲解郁
七疝偏坠肿的时候,我们要怎么解它?肝经下络阴器,肝经是沿着阴器转来转去的。
所以老师碰到一位患者,一受凉睪丸就缩进去不出来,我们古代叫做缩阴入腹。
我叫他拿小茴香煮了,加一调羹酒进去,茴香入少腹,酒呢,酒立马膨胀, 一喝下去,它就出来了。
所以有些人受惊吓了,或者受凉了,受冷了,小茴香酒就是暖太冲的,一吃, 会明显感到脚底太冲穴热火火的,就想走路。
有些人说,没酒气,他就不能干活,就不能走路,其实他就是太冲穴堵了,他应该打盘。
如果学会打双盘,会发现喝一半酒都可以发挥喝所有酒的力量,既少了酒的毒副作用,
嗜酒的坏习惯,又增强了体魄,酒就变成助你了。
我们再看一下,两足不能行。
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?不能行一般是筋缓了,你看筋缓莫梳头,
手上筋缓了头都梳不了,就取曲池;如果是脚下太冲呢,筋缓莫能行,筋变松缓,
行都行不了,肝主筋,所以我们要用养筋汤,再配合太冲,太冲可以配阳陵泉, 这就是串穴。
阳陵泉呢,举足不能起,坐卧似衰翁,我们不要小看这个歌赋啊,
你看老师跟你讲歌赋的一个字都不一样,举足不能起,就是你想要把脚抬起来呢,
好难,我们要按哪个穴?阳陵泉。
两足不能行,你已经起来了,要迈出去好困难,按哪个穴?太冲。
老师看康熙皇帝写的《庭训格言》,他讲,满族人从白山黑水打出来, 靠什么?
靠一句祖谚,不要轻易让人扶掖,就是别人要帮你,你都要尽量拒绝,
你能凭自己的实力得来的,不要轻易受人帮助。
你看那些轻易受人帮助的,一般没有很好前途的。
所以我们客家人有底气,不轻易受人帮助,包括你们注疏,能自己来的尽量自己来,不要轻易把任务给别人,给别人就是把福报都让给别人,
这时候不能让,当仁不让。
什么时候都可以让,就是做好事的不要让。做对自己一辈子前途有好处的, 不要让,当然不让。
所以康熙帝说,你们这些皇子,怎么二十多岁就要这些婢女来扶,要嫔妃来扶,难道显示你们的高贵吗?我看是你们无能。
你看一个人要被腋下扶起来,取阳陵泉。
你看他走路要拄拐杖的,取太冲。
有人他既没有人扶腋,也没有用拐杖,怎么办?
你看老师怎么解,如果我看他起来不够迅猛,取阳陵泉;走得不够轻盈, 大笨象似的,很笨重,取太冲。
太冲可以让人走如风,阳陵泉呢,可以使人站如松,就是站起来就挺立的, 挺拔的。
这些都是你们知道的,老师只是把它们打通而已。
好,我们再看,眼目似云朦,眼睛好像被云蒙住一样,白内障,青光眼, 兔子眼,雾霾眼,近视眼,飞蚊症,老花眼,用眼科的奇穴-太冲穴。
为什么鞋可以治疗眼睛?因为我把它当工具。
我只要拿起鞋拍这太冲, 一天拍半小时,最好拍到眼睛有眼泪流出来,拍完后,
可以明显感觉到,眼睛一下子就清了,眼能见秋毫之末,就可以让它不发展成白内障。
为什么呢?中医理论讲,肝开窍于目,然后以鞋来拍打太冲穴,有助于缓解视物疲劳。
以前大德师父,为什么点煤油灯,昏暗之下看书,仍然不近视?
我觉得他除了早睡早起,还有一个原因是压太冲,你看双盘就是太冲压在阴陵泉上。
太冲还可以压血海,太冲压在不同穴位,就调不同的脏腑。
所以这个太冲穴,亦能疗腰痛,气滞则痛,气行则松,太冲穴是行气第一要穴,它是行气止痛的。
腰痛有好多种,腰痛沉沉,沉沉引脊梁,腰好像泡在水中一-水湿腰痛, 就拍委中;
另外一种呢,情志腰痛,反正一不开心腰就痛,开心了腰痛就减轻, 那要拍太冲。
所以我们要辨性质,要有火眼金睛,要懂得中医四法望闻问切,看病的四法。
针下有神功,针下去就会有神奇的效验。
你看老师刚才讲注疏的三圆满,第一要择法眼圆满。
老师都是按照这个歌赋来选择《黄帝内经》,选《中医基础理论》,选择《通玄指要赋》,选择《经络学说》,选择《开窍学说》,选择《病因病机学说》,择法眼。
第二,编排制。就是说一页纸,你会编排的,让人看了会不忍释卷,你不会编排的,别人看了就会丢到一边。
家也是一样,你家具乱摆,那就是垃圾堆,就是储物室,你摆得好的,那就是厅堂。
所以知识你们收到一起了,还要仔细地去编排。
你们现在要多去看名著,多去看一些诗歌的编排,看它编排的这个特点。
一本好的畅销书,它要么就是内容取胜,要么就实用性取胜,要么就是知识资料俱全,要么就是编排得非常赏心悦目。
第三,凝炼慧。注疏好一本书,你要有凝炼的智慧。
像开四关,它就是一种凝炼慧,我们就可以引《标幽赋》,寒热痹痛, 开四关而已。
太冲配合谷被称为开四关,主治痹痛和神经系统疾病。
莫名其妙就浑身痛,找不出原因,就开四关;
各种寒热痹痛,不管是寒痛还是热痛,总之就是痹阻不通的痛,开四关:用针开,用指开,用练功开。
所以老师要你们做俯卧撑,练拳卧撑、指卧撑,其实就是让你们养成开四关的习惯。
四关常开,好运自然来。
所以神经系统的疾病,神经科的医生太喜欢这一招了,这是凝炼的。
你看我们还可以凝炼,太冲穴还可以滋养肝血,补益肝血,为什么?它是原穴,原穴多补虚。
太冲穴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治疗失眠,特别是那种晚上一两点必醒的,你试着睡前拿鞋子拍太冲穴,两边各拍15分钟,你晚上绝对不会醒过来。
记住,只要是一两点醒来的,就拍太冲穴,它就是治疗一两点醒来的要穴, 这个你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。
你只有深入针灸精髓,你才能够学得到。
不然的话,你给他吃安眠药,怎么没效,为什么我给他吃,减少一半就管用, 因为我教他晚上入睡前,拍太冲各15分钟。
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?
太冲是什么穴?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,哪个穴?输穴。
输穴有什么特点? 输主体重节痛,所以你走路很困重,取太冲穴;
还有另外一条呢,病时间时甚,取之输,病在某个时间上老是发作的,就是取输穴。
所以你说,我晚上老是咳嗽,老咳嗽是肺嘛,我取你肺部的输穴;
我晚上某个时间点老是要起来夜尿,好,我取你肾脏的输穴。
就是说时间病取输穴,中医叫时症,时是时间,症是症状,某个时间就一定出现的,
就是你转输不利了,你窝一团气在肝,子午流注的时候,十二经气过到那里就过不去了,
你提前把它拍通了,它过了,身体才懒得醒过来,它确实受不了了才醒过来。
所以你们失眠不怕了,就拍这个太冲。
这张珊做的太丰富了,我觉得这张纸让我讲十堂课都讲不完,老师一直习惯于这种别出心裁,自出机杼的讲法,一下子得到这么多好资料。
所以注疏跟讲论,做得精彩,讲得精彩,有理有据,有事有相,有体有证, 入门者可以得到知识,深修者可以提高造诣,普及者可以得宣传功德,求医者可以获得寿康。
所以要记住,注疏的三圆满。
第一个选择,择法眼,是取自于佛家的说法,广选。
第二个编排智,要慎用。一本书编排得好,让别人看得欢欣雀跃的,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。
第三个凝炼慧,要精做,做成精品。
你要学习日本的俳句,就是专门送醍醐的,人家用十七个字就将一个道理讲完,不会超过十七个字。
所以我们要凝炼慧,要把智慧不断浓缩凝炼,半张纸能解决的,不用一张纸,半句话可以解决的,不用整句话。
了解人体,从学习经穴开始,经穴神秘莫测,却在临床上屡建奇功,转危为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深圳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大额配资俄方给出的理由是“植物检疫”
- 下一篇:五倍杠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容纳大量行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