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配资联系方式才悄无声息地把毒药投入汤中
已经反复细细品读了许多篇《甄嬛传》的内容,心里无比喜悦,能和同样热爱甄嬛的朋友们,一起分享、讨论她身上的点点滴滴。越是深入研究,越能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,这也正是《甄嬛传》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吧!
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个出场不多,却让人心疼至极的角色——孟静娴。她等待多年,终于嫁给了果郡王,经过无数艰辛才赢得他的半点宠爱,更难得的是怀上了他的孩子。大家原本以为她的生活会因此转好,没想到最终却死得如此凄惨惨烈。
那碗带毒的汤羹,原本是为六阿哥准备的。剪秋在送餐途中偷偷加入了剧毒鹤顶红,意图毒害甄嬛,但却被孟静娴意外挡了这致命一击。过去看这段情节时,心中满是对孟静娴的惋惜,如今再重温,突然发现了一个关键点:孟静娴并非单纯为了替甄嬛挡灾,而是有人刻意要她死!
剪秋的确投下了毒药,怀有杀害甄嬛的目的,但她并未察觉自己早已被出卖,身边的行动和话语全被人监视着。甄嬛利用自己怀孕的身份巧妙设计,陷害了皇后。皇后被禁足之际,四阿哥挑拨三阿哥为老八和老四求情,结果皇帝怒火中烧,废了三阿哥,让他成了八爷的儿子。皇后屡次失利,连三阿哥这个最后的依靠也失去了。
展开剩余68%剪秋出于护主之心,竟求助江福海弄来了鹤顶红,企图毒死甄嬛。她的行动极其谨慎,甚至在宫女送餐时,打开食盒轻轻闻了闻,才悄无声息地把毒药投入汤中。然而,她不知道的是,皇帝早已掌握了这一切,却选择了隐忍,任由两碗毒汤顺利端到了甄嬛的桌上。
皇帝真的想借此毒杀甄嬛和六阿哥吗?并非如此。仔细看,当时甄嬛只是叫弘瞻过来喝汤,却没有像孟静娴那样去试汤的温度,这暗示着弘瞻平时吃饭不是由甄嬛喂食,而是由乳母照顾。恰巧此时弘瞻吵着要由孟静娴喂食,孟静娴搅拌汤羹时,我还注意到另一个细节——灵犀的乳母在灵犀准备喝自己碗汤时,挡在前面,阻止了她碰触汤羹。
随后,孟静娴毒发,两位乳母迅速抱起弘瞻和灵犀。这一细节说明,这两位乳母极有可能察觉到汤不安全,虽不清楚剧毒成分,却知道汤有异样。结果,汤羹没流进甄嬛和灵犀、弘瞻的嘴里。若非孟静娴临时要喂弘瞻,恐怕这次死伤的便是两位乳母了。
皇帝以此计谋,将计就计,目的是彻底击垮皇后。老臣曾为皇后进谏,皇帝却识破她与前朝勾结的事实,他最痛恨的就是有人结党营私,暗中算计他。凭借剪秋的投毒事件,皇帝终于有了废除皇后的正当理由,虽未预料后来纯元皇后的死因会被揭开。
这件事的另一关键人物是江福海。当他把毒药交给剪秋时,曾警告说:“如果事情败露,我们两个都没命。”他的胆小和自保心理最终使他选择了背叛,将皇后的阴谋全部透露给了皇帝。因此,他几乎未遭重刑,成为揭露真相的重要线索。
而当弘瞻突然闹着要孟静娴喂饭时,皇帝本可阻止,但他选择不干预,因为他不愿果郡王和沛国公之间有血缘联系。他警惕果郡王的动向,生怕未来有不臣之心时,沛国公府会站在果郡王一方。
“宫中的算计再多,也算不过皇帝的一招一式。”皇帝巧妙利用剪秋的投毒阴谋,将皇后打压至死角,再无翻身之地。孟静娴的意外身亡,反倒成了皇帝满意的结果,这比杀死两位乳母更奏效。他必须给果郡王和沛国公一个交代,于是严惩皇后,正中皇帝下怀。
皇帝几乎算计了身边所有人——亲人、爱人、大臣、奴才,他的心机与阴狠令人毛骨悚然。可惜,算计再多,最终吃苦受难的,还是他自己。爱人不爱他,孩子也非他亲生,正所谓“自作孽,不可活;自食其果,无人能救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深圳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